从“丰产愁”到“丰收甜” 雁江蜜柑的全产业链逆袭
作为“中国早熟蜜柑之乡”,雁江的柑橘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朝贞观年间,独特的浅丘地形、中亚热带湿润气候,搭配富含硒锌的紫色土壤,造就了蜜柑降酸快、风味浓的独特品质。如今,这片沃土上已发展出27万亩柑橘,年产量达46万吨,品牌价值攀升至 39.96 亿元,面积与产量
作为“中国早熟蜜柑之乡”,雁江的柑橘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朝贞观年间,独特的浅丘地形、中亚热带湿润气候,搭配富含硒锌的紫色土壤,造就了蜜柑降酸快、风味浓的独特品质。如今,这片沃土上已发展出27万亩柑橘,年产量达46万吨,品牌价值攀升至 39.96 亿元,面积与产量
当这句带着不甘与热血的呐喊,响彻2025/2026四川银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看台时,资阳这座千年古城,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片更辽阔的“赛场”——校园绿茵场。
“出门5分钟能买菜,10分钟可健身,15分钟搞定养老、就医、上学事”。当城市发展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品质深耕”,“15分钟生活圈”正成为资阳解锁民生幸福的关键密码。
近年来,资阳市雁江区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“就业服务圈”,以“精准对接、高效服务”为核心打造零工市场,通过搭建用工平台、开展技能培训、拓宽宣传渠道等举措化“零”为“整”,提升就业服务温度,打通就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不断盘活零工经济。
一项老手艺如何在乡村焕发新生?一间小书屋如何引领乡村阅读风尚?一本农技书如何链动乡村产业?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,答案就藏在那些悄然升级的农家书屋里。
冷链货车有序驶入月台,工人们高效操作设备,而在不久的将来,无人机巡检与屋顶光伏发电也将陆续实现——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土地上,蜀道物流资阳园区正以智能化、绿色化为方向,积极构建现代物流新生态,致力于串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上下游的“毛细血管”。
日前,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,根据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管理办法》认定要求,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申请了“津沽大港鸡蛋”等662个产品。其中,资阳雁江柑橘成功上榜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
9月14日,一场以“传承川剧艺韵·共谋未来发展”为主题的成资渝川剧“资阳河”惠民演出在资阳市雁江区西门桥广场热闹举行。本次活动通过成都、资阳、重庆三地联动,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川剧“资阳河”流派“活起来、传下去”,为市民呈现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。成资渝川剧老
秋风卷起千重浪,沃野遍染“黄金甲”。5个月前,资阳市雁江区堪嘉镇的坡地上,插秧机轰鸣,为垦造水田披上“绿装”;5个月后,这片承载着“藏粮于地”梦想的土地,迎来了收获。